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宣讲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由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主办,bet365官网平台社科联承办的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宣讲报告会,12月28日下午,在bet365官网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讲座由李艳芬教授宣讲其著作《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与创新》,该著获得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明院长主持讲座,内蒙古社科联部长杨亮,我校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参加了学术讲座。

姜明教授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李艳芬教授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会主要领导和老师们的情况。杨亮部长就开展宣讲会的目的和评选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程序作了简单介绍。

李艳芬教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马列部教研室主任、教授,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级教育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负责人。兼任呼和浩特市哲学学会秘书长,内蒙古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伦理的研究,2016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政府奖三等奖,2017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政府奖二等奖。李艳芬教授主要就其获得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成果《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与创新》进行介绍,分析成果的逻辑思路和其编著形成的实践理路,然后重点围绕编著的理论创新之一大学生德育导育的转换和实施展开宣讲。宣讲中指出:大学生德育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人文科学和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思想教育处于最高层次,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政治教育处于核心层次,对学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而道德、法纪、人文科学、艺术、心理等教育处于基础层次,是大学生生存、发展的保证,所以大学生德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为才”,而是“学为人”,为此,编著中提出当代大学生德育必须实现从“重教”向“重导育”转换,这种转换是克服“知识即美德”德知问题、实现大学生德育目标和大学教育必然性的应然性选择。

会上,李艳芬教授还与bet365官网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分享了当代大学生德育导育的十种形式,认为大学生德育导育实施需要教育者树立导育意识,转换导育角色,并不断提升导育能力和水平等理论与实践创新。

姜明教授在总结点评中对李艳芬教授的著作及讲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本次讲座开拓了教师的研究思路,教师在科研课题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启示。(科技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上一条:全国著名“国培”专家张晓红老师来我校做学术讲座
下一条:内蒙古大学李树新教授来我校讲学

关闭

bet365官网平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第六版

bet365官网平台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Email: nic@bttc.edu.cn

Add: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postalcode:014030

蒙ICP备06005981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402000071号